昌化冶炼区的兴建时间几乎是与本地的港口和人口聚居区同步开始,并且与石碌矿场做到了几乎同步投产。随着历年来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位于县城正北和东北的生产区逐步扩充,面积已经比县城本身还大得多。在这个区域里除了大大小小的冶炼工坊之外,还有生产各种金属制品的加工厂等许许多多的配套机构,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产业链。
比如距离运煤港口最近的一处生产场所,便是专门将煤炭制成焦炭的炼焦厂,其产出的焦炭是钢铁冶炼和铸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甚至占到了其生产成本的近半比例。每个月运抵本地的大量煤炭,有大约一半左右都会先在这里制成焦炭,然后再作下一步的使用。
如何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至千度高温,经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那自然是一项需要讲求细节的技术活,在一线生产岗位的也必然都是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不过炼焦厂进出的生产物资数量极大,所以这里也配备了大量负责搬运工作,只要身体健全即可的纯劳动力。
虽然这份工作的劳动强度很大,但因为没什么技术含量,所以搬运工们的收入其实很低。而已经加入海汉国籍的民众,大多都能找到收入,除了与地方上的驻军和私人护卫对接工作之外,盖良才其实还特意在与随行官员中的张千智搞好关系。他知道张千智的真实身份,也了解安全部这个特殊机构在本国所拥有的某些特权,他认为在必要的时候或许张千智可以给予自己某种支持,比如说情报信息方面,自己的消息来源肯定就无法与安全部门相比。
而且盖良才曾经听说过安全部有专门负责特别行动任务的外勤部门,虽然他觉得或许不会出现需要让安全部出动武装人员帮忙的严重局面,但与安全部的官员搞好关系,为自己多留一条路总是没错的。所以在与乔志亚的手下核对完安保部署之后,他并没有立刻回房休息,而是主动去找了张千智。
乔志亚这庄园建筑规模颇大,光招待宾客的卧房就有十余间,堪比一个旅店了,张千智等随行官员也都得到了单间住房的优待。
张千智见盖良才来拜访自己丝毫不觉得惊讶,这几天对方几乎每天都会来找自己聊上几句。而对于盖良才主动结交自己的目的,张千智也是心知肚明。他十几岁的时候便进入官场,从事的又是安全领域的特殊工作,十年来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在与其他官员打交道这方面的经验要远比盖良才更为丰富。不过他并不反感盖良才这种带有一定目的性的结交方式,在他看来对方其实也是为了公事居多,倒不见得是要从自己这里谋得什么私利,或是有其他不轨的意图。
“盖兄真是好兴致,这个时候打算喝两杯?”张千智看到盖良才一手提着个酒壶,另一手提着一个竹编食篮,便忍不住调侃了两句。
盖良才笑道:“先前吃饭的时候,朝鲜世子想听战场上的事,结果就只顾着给他讲故事了,也没怎么顾上吃东西。刚才跟乔大人的手下谈完工作,感觉肚子饿了,便去厨房溜达了一圈,搜刮了几个凉菜,反正这会儿不用当差了,喝点酒放松一下。张兄若不嫌弃,一起喝点?”
张千智侧身让出进屋的路,口中应道:“盖兄的提议也正合我意,请!”
盖良才进屋放下酒壶和篮子,见桌上放着一本崛起南海,当下笑道:“原来张兄晚间是在闭门读书,在下倒是叨扰了。”
张千智道:“朝鲜世子最近对这本书很有兴趣,听说每天都在抽空阅读,所以我也找来看看,顺便推测一下他的想法。”
“哦?那不知张兄可有什么收获?”盖良才一边手上将凉菜从食篮中取出,一边对张千智问道。
张千智没有立刻回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盖兄与这位朝鲜世子也接触了好几日了,对他有什么看法?”
盖良才手上动作慢了下来,想了想才应道:“从其言谈举止可以看出,世子此人性格比较谨慎;不喜酒色,不贪图享受,说明其自制力较强;参观过程中会主动提出一些问题,可见其对于考察很是上心。”
盖良才顿了顿,又补充了一条:“这本崛起南海,其实在下也曾读过,不过我们看这书跟外国人看这书的感受肯定不一样,我们看了觉得自豪骄傲就完事,但我想朝鲜世子看了这书,大概就会去琢磨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是他的国家可以效仿的对象。”
张千智点头赞道:“盖兄观察细致,心思缜密,观点也与我大同小异。特别是关于这书的想法,真是与我不谋而合了!”
盖良才笑了笑,拿起酒壶往两个杯子里斟了酒,将其中一杯递给张千智道:“也别光聊得热闹,先喝一杯润润喉!”
张千智接过酒杯道:“在下酒量有限,盖兄可别来得太猛了!”
“不妨事,这是儋州产的水果酒,并不像白酒那般醉人,张兄试过便知。”盖良才说完这话突然觉得有点不妥,便又主动说道:“倒是忘了张兄曾在儋州当差,对这果酒应该比我更熟悉才对。”
张千智道:“盖兄了解的事情不少啊,连我在儋州当差这种陈年旧事都知道。”
盖良才道:“张兄莫怪,当年你在儋州立下大功,虽然外界没有大肆报道此事,但其实知道此间经过的人还是挺多的。在下也是偶然听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