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并不是穿越众就喜欢过军营式的集体生活,大家选择穿越的终极原因,就是要到这个时空来当人上人,谁都不会甘心一直住在拥挤的集体宿舍里,就算暂时没有深宅大院可住,至少也得每人分一套福利房才像话。(更新最快最稳定)
不过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自穿越以来,穿越众公寓就一直都在建设部的规划之中,但也仅仅只存在于规划之中而已。多如牛毛的基建项目让建设部根本抽不出人手来安排穿越众公寓的修建,而执委会似乎也并没有急于将此事作为优先处理的项目还有很多比修建宿舍和公寓更为急迫,更拖不起时间的项目要建设,这个可以先缓一缓。
缓来缓去,半年多时间便已经过去了,结果绝大部分人现在仍然是住在初期搭建的活动板房宿舍里。当然相比归化民居住的竹木结构的船型屋,活动板房似乎也算不错了,但这也并不是长久之计。最近向执委会反应居住条件问题的人不断增多,执委会也不得不重新开始审视这个一度被忽视的环节,并准备督促建设部要尽快开工穿越众公寓的项目。
对此建设部的刘山夏也觉得很冤枉,建设部就这么五六百号劳工,仅目前所担负的大型建设项目,就有七八个之多,如近期开工的铁炉港开发工程、北越移民隔离安置区、玻璃制品车间厂房,正处于施工中的港区至田独的轨道铺设工程、田独工业区的厂房施工,以及快要完工的货运码头、胜利港盐场改扩建两处工地。而接下来港口商务区还有大量的基建工程要做,这么多地方都在同时施工,可以说其中任何一个项目所需的劳动力都不是小数目。建设部为此已经捉襟见肘,哪里还抽得出人手去修建公寓。
不过随着大批北越移民的到来,这种劳动力缺口有希望能在近期得到一定的改善。为此刘山夏已经向人力资源主管宁崎提交了申请,希望能从十一、十二两个月的新移民中分配到四五百名劳工如果宁崎这边不放人,那么公寓项目也就只能继续搁置下去了。
但在外来的客商们看来,海汉人的对本地的建设速度已经属于非人的范畴了。这地方有宽阔的港口、有坚固的堡寨、有村落和农场、有兵营和炮台,这些从广州来的客商都认为胜利港至少已经经过了两到三年的建设才会有现在的局面,但当他们得知这地方在年初还是一片荒芜,海汉人在此落脚也不过半年多时间,他们就不得不惊叹海汉人这种改天换地的建设能力了。
而且这种惊人的建设速度似乎并没有崖州地方官府的参与,全是由海汉人带着一帮民众所完成的奇迹。胜利港唯一的大明官方机构似乎就只有榆林巡检司,但巡检司在本地的实际影响力大概也几近于零细心的人已经注意到,海汉人连续两天所举办的宴席上,都没有巡检司的人现身,甚至连被海汉人成为“一号基地”的这个堡寨,就根本没见过巡检司的人进出。
只要是有心观察这些细节的人,就不难得出李奈之前所说的那个结论:这地方的主人是海汉人。这里的所有一切,都是由海汉人在进行支配和管理,整个胜利港都是遵照海汉人的意志在运行。
不过即便如此也并不会影响到客商们在本地的商贸活动,这地方到底是海汉人说了算还是巡检司说了算,那有什么打紧?有大把大把的银子可赚,谁会在乎这地方到底是归谁管说不定归海汉人管更好一些,那样至少这里就会一直有免税的待遇,并且也没有五花八门的各路神仙需要一一上香。
大部分客商在完成了交易之后,便选择了尽早出发返回广州,以便尽快地将手头的货物变成银子。(更新最快最稳定)但也有几家商行的主事者并没有急着离开,因为他们与“福瑞丰”一样,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胜利港的发展潜力,想要在这里做一些更长远的投资规划。在这里建一处商栈,所需的花费不过几百元流通券,加上每年不算太多的地租,但能做的事情却很多,海汉这边出了什么新鲜货色,驻留本地的商栈都可以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并进行抢购,效率可比那些在广州等消息的同行高多了。
这天任亮为又一家客商办好了土地租赁手续之后,却见这客商似乎并没有离开的意思,任亮便主动问道:“詹老板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想说?”
这位詹老板道:“在下想请教一下任先生,若是在下从南洋贩来商货,欲在本地进行发售,这费用该如何计算?”
詹老板名叫詹贵,是广州的一名海商。詹贵这种海商与“福瑞丰”有所不同,他是正儿八经以海上运输为主业,靠着在多地间来回倒货获得利润,而不是“福瑞丰”那种以连锁商号布局,只是将海运作为货运手段的坐商。詹贵这次来胜利港带了两条船,其中一条已经载着购买的海汉货物回去了,而他自己则是留了下来,准备在这里看看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发财机会。
任亮解释道:“如果是我们收购的物资,那当然就没什么费用,一切都由我方承担。如果与其他客商交割货物,也必须在港务中心登记,由我方收取双方各千分之一的手续费用。如果在本地零售,那就得上缴商品税,具体得看詹老板打算卖什么东西了。”
“象牙、犀角、乌木这类商货,贵方可有兴趣收购?”詹贵问道。
“哦?”任亮眉毛轻轻一挑:“不知道詹老板的货物从哪里来的?”
“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