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渊说的反叛者开始向隋官蔓延。
大家就立刻看向了他,而李渊也是没有什么反驳,这可不就是事实么。
这一幕就像是东汉末年,汉灵帝允许世家贵族私自募兵打击黄巾一样,一旦开启了枷锁,就再也关不上了。
比如在涿郡的虎贲郎将罗艺,马邑郡的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朔方郡的鹰扬郎将梁师都,左翊卫郭子和占据榆林郡,金城府校尉薛举也攻占了金城郡。
这些人都是吏治组织中低级管理者,他们的倒戈,其实就是政权触角瓦解的开端,而这种瓦解的趋势,对于关陇贵族而言,是洞若观火的,所以,李渊的反叛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到了这个时候,隋王朝的棺材板才算完全钉上,因为本已经失衡的天平另一端,曾经最信赖的成员也开始了反叛。
到了这个阶段,哪怕是隋炀帝有心率领宿卫禁军西归,其结果也不会比宇文化及的命运好多少,因为这一路上不但有李密这样的叛军在黎阳洛口等仓城要点的疯狂阻击,还要面临着郡县统治瓦解之后,整个大军无从供应的困局。
要么,就一路饿着肚子打过去,要么,就被愈演愈烈的反叛者困死在某一个城池之中,这正是隋炀帝的宿命,而这个宿命,或许在大业三年,启民可汗为他引荐高句丽使者时,就已经注定了。
虽然启民可汗早在大业五年就已经死去,可他的这一招祸水东引,却真真切切地报了东西突厥分裂的一箭之仇,动荡的隋帝国重新陷入分裂之后,也产生了一群“儿可汗”,比如刘武周被封为“定杨可汗”,梁师都被封为“解事天子”,郭子和则被封为“屋利设”。
就连李渊在起兵的时候也是打着突厥的白旗的,在当时都是有记载的,寂等乃请尊天子为太上皇,立代王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县;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以示突厥。
隋朝尚红,突厥尚白,所以,打“白旗”实际上是昭示对突厥的臣服,这一点现在的李渊是一点都没有隐藏,因为现在他想藏也藏不住了,因为那边还是有一个李渊的。
而在李渊的不远处,朱贵儿和杨杲都在那里看着他,这两个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死,当然了要是在以前不管是哪个医生来看这两人都是死了,一个气管被切开了,血已经涌满了肺部,人都已经出现窒息快要昏迷了,另一个内脏大出血,身体一半的血都聚集在了腹腔,死是死定了,最多就是多受一点罪而已,不过卓群让人把他们给带走了,放到了医疗平台上2进行了治疗,等一会儿就要送回到杨广身边的。
而留在这边的朱贵儿却说出了一些卓群不大清楚的东西,那就是这个世界杨广南迁不光是那些原因,还有天下江湖的原因,隋文帝杨坚重佛,在关中建立了多座佛寺,而最重要的是杨坚是被慈航静斋的尼姑们养大的。
这句话就让留在议会的智囊团大佬们表情都有些崩坏了。
慈航静斋。
这个大唐双龙传里面的东西怎么都出来了。
“慈航静斋?就是那群带发修行靠着美色游走在天下,拿着玉玺玩什么代民选君的尼姑?”
智囊团里面的一个人摇了摇头,虽然说一直都有杨坚是被尼姑养大的记载,而且在官修的隋史里面这个还是被史学家大书特书的亮点,但是大家都认为,这就是杨坚了,为了争取僧侣以及崇信佛教的上层人士支持的一种策略,到底是不是有这个尼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杨坚有帝王之相,需要通过尼姑的嘴巴说出来。
当时朝廷上上下下,普遍崇佛,但这些人崇佛,更多的是供养高僧,而不是自己去精研教理。所以,想要取得这些家伙的支持,笼络高僧是最便捷的一种方式。
既然大家供养高僧,喜欢听高僧讲课,那如果取得了高僧们的好感,让高僧在给官员们讲课的时候,顺便提一句杨坚的好处顺便提一下杨坚是真命天子,那说服力就足够了,想不当皇帝也难啊!
正因为如此杨坚在隋史上才会浓墨重彩的记上一笔,普六茹坚是尼姑带大的!既然是尼姑带大的,自然是倾向于佛教的,高僧大德,以及崇信高僧佛法的大臣百姓们可以放心,我杨坚从小被尼姑带大,和你们永远站在一起!
这本来都是杨坚为了当皇帝的非常之举,但是到了现在这个世界没那就有问题了,杨坚是慈航静斋的尼姑们养大的,而杨广也是因为崇佛,才收服了南方的势力,那为什么慈航静斋想要再推一个李世民呢?
这就完全的说不通了。
智囊团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朱贵儿也表示不太清楚,不过可能和她的进宫有些关系,要知道她的姐姐可是张丽华,阴癸派的张丽华,她也是阴癸派的,她们这一派和慈航静斋可是水火不容的。
可是大家觉得就凭着一点,是不至于让整个佛门抛弃杨广的,要知道即便是你有阴癸派的妖女成了皇帝的后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多就是让自家的弟子也进后宫就是了,可是这些人直接的掀了桌子,推出了济世安民额的李世民,这就有些说不过去,要知道以大唐双龙传里面江南的佛门力量,支持杨广粮草也是没问题的。
要是杨广有足够的粮草让士兵不乱的话,他知道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北上,那就可以重整河山了,帮助帝王重整河山,光这一条就能让佛教在兴盛百年了,可是为什么她们背弃了杨广呢?
这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