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燕能以三夫人的身份从连老夫人手中接管于府中馈,也算是众望所归。
大夫人是小门小户出身,嫁妆都没有二两银子,为人软弱,连老夫人看不上她,大爷又常在书院读书,好在还有个儿子护身,整日也不出她的院子,于府里好像都没这个人似的。
二哥自持才高八斗,将来必将高中,于老太爷也借着和尚批命--不宜早接亲,推了很多上门说媒的。
府中无人可用,董春燕耀眼而出,自然就接手了。
董春燕的光环闪耀到彩绣坊拖欠货商大笔银款被爆出,到那时,大家才知道,原来她一直借着掌管中馈的便利,拿于府的钱去贴补彩绣坊,可惜于府也是年年亏空,她东挪西凑硬撑了半年多也算厉害。
这件事闹出来后,于府脸面一下子都没了,连氏收回中馈,却发现府里账上连支撑到月底的银子都不够,好在彩绣坊有天水一色的秘方,对方要以秘方抵账。
董春燕当然不愿意,只愿意出天水一色的成品抵账,对方也不同意。偏偏这时于老太爷被董春燕说服,将于府抵押出去,抵了彩绣坊的债务。
董春燕当时信誓旦旦的发誓不过一年定将于府赎回,却没想到不过三个月,市面上突然出了大量和天水一色同样颜色的布匹,价格低廉,若是仔细查验,会发现这批货要比彩绣坊的质量上差很多。
可质量差也架不住便宜,彩绣坊被这批仿造的天水一色冲击后,彻底落败。于老太爷原先想凭着彩绣坊赎回于府的打算也落了空,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去世了。
当时,于二小姐刚刚嫁到陆府不久,正和后院的姨娘通房斗得你死我活,娘家又在临安,等她得到消息的时候,事情已成定局。
于老太爷去世,于府偌大的院子被收走,几房人家挤在一个两进的院子里,苦不堪言。连氏对三夫人不理不睬,反而开始亲近大夫人起来。老三于叔荃和董春燕两天一吵,三天一打。
全家人都将希望寄托在老二于仲孝身上,希望他赶快高中,光宗耀祖,重整于府。可这于府的祸事,仿佛永远没有尽头一样,于仲孝前前后后去上京三次赶考,每次都是名落孙山,连个同进士都没考上。于府又挣扎了几年,算是彻底落败了。
于二小姐远在京城,除了逢年过节送些年礼外,其他也没联系。倒是后来连氏给她写过几封哭穷的信,她也送了些银子回临安。
于府上辈子的落败就是从董春燕开始的,于二小姐下定决心,这次一定不能让她嫁进于府来。
这边连老夫人也着急的派人出去打听,自从昨天听了绣娘和品书说的话,她一夜都没睡好觉。
晚上翻来覆去,早晨起来两个眼圈肿的像两个桃子,刘嬷嬷正拿着水煮蛋给她消肿。
“老夫人,昨夜老奴想了半夜,二小姐昨天的提议其实挺好的。”
“嗯,怎么说?府里的园子都分出去,传出去像什么话!”
刘嬷嬷斟酌着说:“其实园子大了,结的果子、开的花,都烂在枝头也不好,让婆子拿去处卖几个钱,也能缓缓咱们于府的压力。”
还有,她看着连氏的脸色说:“董家这亲事,还不知道能不能结,若是彩绣坊真的有问题,咱们于府可不能去填这个窟窿。”
“这事等查出来再说,说不定是别人家嫉妒我们府,故意造谣。彩绣坊有天水一色在手,怎么可能垮了。”连氏虽然起了疑心,在没查出来前,当然不会妄动。
不一会,有丫鬟来报,说朝霞阁大姑奶奶的贴身丫头和婆子来请安。
随后素雨和王嬷嬷就进来了,两人行了礼。
素雨从怀中掏出了个荷包,递给刘嬷嬷,“我家夫人身体不便,不能过来给老夫人请安。临近端午节了,也没给老夫人备下节礼,这是我们夫人的一点心意。”
王嬷嬷接着说:“我们家老爷来信说端午会来临安小住几日,到时候也来给夫人请安。”
连氏笑着答应下来,嘴上说:“刚好我那两个不成器的也要从书院下来,让他们几个好好聚聚。我们摆上几桌家宴,府里也热闹热闹。”
大家说说笑笑后,两人就告退了。
刘嬷嬷将前面收起来的夹子拿了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放着十张二百两的银票。
连氏瞅了一眼,怪声怪气的说:“她这是拿银子砸我呢?”
随后又说:“收起来吧,端午家宴好好摆两桌,省的让人笑话我们小家子气。”
刘嬷嬷应下。
待到端午这天,于氏让素雨摆上早就准备好的一应物品。
孩子们身上的香囊早就佩戴了,陆娇娘这几日和大哥陆知然在南院玩耍,草地上虫子多,香囊内有雄黄、艾草粉可以防蚊虫叮咬。
等他们一起床,素雨就拿出五色线拴在两人的手腕、脚腕、脖子上。两个孩子昨晚就被嘱咐了清晨起来系好五彩线前不能说话,小嘴闭的紧紧的。
早膳时,陆远山同于氏一起来陪他们用饭。吕姨娘也跟来了,站在后面布菜。
今日的早膳比平时多摆了一碟小巧的菱形粽子,于氏只准两个孩子一人吃了一个,“不易消化,你们不要多吃”
陆知然惦记着昨天母亲答应他今天可以去湖中乘舟,匆匆吃完,就开始催陆娇娘:“妹妹,你怎么吃得这么慢啊?”
娇娘要比前短时间能吃了些,个子也长高了不少,虽然比陆知然小上一岁多,个头却快和他平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