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濂点头,在吃饭前还是忍不住提醒道:“注意点吃像,好像贾家和林府都亏待了你似的。”

说起来贾府原先是金陵人士,府中也常备着会南方菜系的厨子,只可惜入了京城之后,贾家为了显示地位融进原先的圈子,吃食反而不像原先一样清淡,更重油荤,所谓的南方菜也不够地道了。而林府纯粹是贾环对于在长辈面前吃饭过于放不开,一顿饭吃下来,菜的味道倒是没有吃出来,光记得注意吃饭时候的姿态了。

贾环听墨濂这么一说,一时有些不好意思,少不得辩解两句:“这不是淮扬菜让人新鲜嘛,我都好久没有好好吃过了。”

墨濂想想也是,先前伤口未愈,贾环那里吃的都是各类药膳,刚刚伤口无碍就随他一路南下,虽不至于风餐露宿,但饮食上总归是不讲究的,再然后进了林府,就以他那个鹌鹑的性子,估计在像林如海一般威严的长辈面前吃得也不自在。故不再说什么,开始用膳。

墨濂向来食不言寝不语,而贾环忙着吃,一时间隔间里安静了下来,连杯盘碰撞的声音都鲜少听到。

一餐吃完,贾环还有点意犹未尽,尤其是那道松鼠鳜鱼外脆里松、甜而不腻。贾环还没有表达出好想再来一盘的愿望时,就被墨濂看穿,毫不留情地指出来:“你吃的太多了,会积食的。”

贾环对于墨濂这般表现早已经见怪不怪,点头岔开话题:“明日的聚会应该没有问题吧?”

墨濂用手指点了点桌子,这是他思考的时候常有的小动作,“不是什么大事情。有姑父在,那些官员看他的面子也都容易打交道些。只可惜请不来其他不熟的人,要不然还可以多知道些消息。”

贾环点头表示知道。既然墨濂都这么说了,那一定是没有问题了。和墨濂接触得越多,贾环就越是佩服,就好像什么事情只要是墨濂接手就一定会圆满完成,哪怕过程曲折,但只要墨濂站在身前,就一定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往前走,这种安全感是谁也给予不了的。所以他很有自知之明,对于这类自己完全不懂的事情还是交给墨濂这样比较有头脑的人来最好,他只负责保护墨濂,顺带听从墨濂的安排,其他的他也不想知道。这种事情都是知道的越多,死的越惨。要不然林如海如今也不会这么殚精竭虑、步步惊心了。

墨濂见贾环没有接着往下问的意思,满意地点了点头,最开始的时候是对于贾环这种不会拖其后腿的性格表示满意,但现在,这种满意的原因起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就像今日这种情形,墨濂首先想到的是这样贾环就不会受此事牵连,这很好。

贾环见到墨濂满意,便更加心满意足地将此事放开,又开始琢磨着一会儿去尝尝看这里特色的灌汤肉包,转而想到今个儿吃得有些多,一会儿回去找亲卫大哥过几招,正好消消食。正在奉命探查消息的亲卫大哥莫名打了个喷嚏。

22第二十二章 会官员巧设入瓮计

正月初六华灯初上的时候,林府的晚宴也正式开始了。说是邀请相熟的官员,但是都在扬州府中,这请人也是需要讲究的,譬如一府的最高长官扬州知府李大人虽向来与林如海交情一般,但总不好不请;再如既然请了知府,那么两位同知也是不能不请的,特别是其中还有一位负责扬州本地盐粮与林如海交情颇深的吴大人。此外,有了主宾,也需要陪客。林如海考虑到墨濂今次的主要目的,陪客竟也邀请的是和众位大人相熟有头有脸的商人和一些世家出来的年轻人。所以说江南这等发达的地方就连商人的地位竟也隐隐不停寻常起来,若是在京城,台面上这般安排只怕那些向来傲慢的世家子会当场甩袖走人。

墨濂和贾环一直跟在林如海身边,也算全了这临时编出来的理由。不像贾环就真的一心一意地帮忙招待客人,墨濂在一旁冷眼观察着,这些官员和商人熟稔放松的模样,只怕这样的聚会私下里还不知道有多少。

像大多数聚会一样,这次的晚宴也少不了精致的席面美酒以及助兴的伶人。觥筹交错你来我往之间,加上惯会看人眼色的几位商人的笑语奉承,气氛热烈不少。加上林如海事先已经表明今日宴席只为让两位子侄混个面熟,故不讲公事只谈风月,在这般酣畅之际,诸位席上客人大多放松不少。人一旦放松,这说出口的话也就有了不少蛛丝马迹可循。

“在下见两位公子仪表不凡,林大人真是好福气啊。”一个面色微红的商人,拿着酒盏敬酒道,“若有用得着在下的地方,一定全力而为。”

这个王姓商人正是林如海手下最为乖觉的大盐商,虽然有着商人天生的精明,但总算是有原则的人,故能和林如海合作许久,连如今在盐商中说一不二的地位也受益于此,是个可用之人。

林如海喝了酒,矜持地自谦道:“哪里。得你这一句承诺,甚好。我先代他们谢过了。”众人也跟着恭维了两句,话题又转向了其他地方。

“听说李大人最近有喜事,在下在此恭喜了。”这时又有一人开口朝着一晚上都没有怎么说话的扬州知府敬酒道。

“可不是嘛,”说话的是同知赵大人,“不知那瘦马的滋味如何,真羡慕李大人坐享齐人之福啊。”这位赵大人分管扬州的江防捕盗,和赵相沾亲带故,也是明面上大皇子的人,这和贺相门生李大人正好立场针锋相对,甚至在明面上也毫不留情面,就好比这


状态提示:第26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